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app下载-97久久伊人精品影院-伊人三区-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中文字幕伦理聚合第一页

找月子中心就上月小寶網
微信公眾號

從解放初期到二十一世紀:月子生活的變遷史

時間:2020-10-16 08:37
剛剛過去不久的國慶節,代表新中國71華誕。
這71年來,中國人度過了從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的各個階段,各行各業變化舉不勝舉,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產婦坐月子生活變化這件事。
01
解放初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內經濟還很薄弱,居住環境較差,對老百姓來說吃飯是頭等大事,產婦生活同樣很艱辛。
那時候由于社會不發達,條件差,孕婦生寶寶常常是自生自接,而且生完孩子也不能得到應有的照護。
特別是趕農忙的時候,有的媽媽自生自接寶寶后,用被子包好后就去地里干活了。
那時候沒有尿不濕,媽媽們會用小布袋裝上鍋底灰,放嬰兒屁股下滲尿。自己家灶膛里灰少,常常需要跑幾家才能湊夠。
因為草木灰珍貴,當媽媽的常常把尿濕的灰袋曬干后反復使用。也有的地方就用舊衣服拆成小片使用。
媽媽出去干農活時,寶寶沒人照看,就把寶寶放在家里床上。下工回家后寶寶常有掉下床的、被老鼠或蟲蟻咬傷的。
因醫療條件差養護環境不好,那時候嬰兒成活率很低,得“三天瘋”、“七天瘋‘’死亡的寶寶很多。常常一對夫婦生七八個寶寶只養活一兩個。
02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過去后,也就是六十年代,國民經濟逐步上升,人們生活有所改善。而產婦坐月子條件的改變,就是比過去能吃得飽一些,畢竟自己吃飽后還要供給孩子乳汁。
03
七十年代還要比六十年代好一些。七十年代末,出嫁的女兒生寶寶后,娘家會給女兒家送糧食,這個民俗叫“送祝米“,也有叫“挖祝米”的,各地叫法不一,一般是送米、紅糖、面、雞蛋等食物,也有少量嬰兒衣服、靴、鞋等服飾。
04
八十年代,改革伊始,農民生活剛有抬頭,產婦坐月子生活便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生頭胎,雙方父母都會非常寵愛,雞蛋、紅糖、米飯基本滿足要求,婆婆也會專門照顧兒媳坐月子,連輕微的活也不讓干,月子第一周不讓下床,一月內不出門。
05
到九十年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送祝米“隨禮的范圍越來越大,不再局限于娘家,一家有事,親戚和鄰居都會開始隨禮,少則幾家,多則十幾家都會前來祝賀,禮品除了紅糖、大米、雞蛋這些外,也有木匠打造的嬰兒車、嬰兒床等。糖米都用包裝紙包好,貼上紅紙簽,以表喜慶。
06
2000年代初,大家對送禮祝賀這事越來越看重,除米、糖、嬰兒衣服外,還增加了被子毛毯等居家用品。童裝有買到六七歲時穿的,嬰兒車從一輛增加到幾輛。嬰兒床從搖籃床增加到成人床。上七大姑八大姨還會增加見面紅包一項,從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百元逐漸漲高。
產婦坐月子飯食不再限于過去的雞蛋、紅糖、米而增加了各種營養湯。以促進產婦下奶后產后恢復身體。
這時嬰兒的灰布袋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尿不濕,生孩子也都去醫院,又衛生又安全,自生自接已成老一輩人私下回憶往昔的笑談。
07
近幾年,產婦坐月子的生活條件變化更大了。家人的悉心照護、各式各樣的營養月子餐、豐富產后恢復項目等等,已經成為了現代產婦的標配。
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學坐月子觀念的普及,很多月嫂進入了產婦家庭。到月子中心坐月子也成了很多媽媽的第一選擇,名媛月府月子中心正是首批應時代而生的進階式月子照護中心,為產后媽媽提供定制化的月子服務。
月子中心,每天的食譜都是按貴賓身體營養需求進行定制化的科學安排,產婦和嬰兒更能得到24小時的全面呵護,以及全面的科學產后恢復項目。和過去相比,名媛月府把難以承受的月子煎熬,變成了產后媽媽甜蜜溫馨的月子假期。
從解放初期到二十一世紀,產婦坐月子生活條件的變化,充分說明祖國的繁榮昌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