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這件事已經得到足夠的重視,從得知肚子里孕育新生命的時候,很多媽媽就已經開始選擇
月子中心。
應該選擇什么服務模式的月子中心?
目前最常見的月子護理服務模式是一對一護理和呼叫式護理兩種,不同的模式,服務結果不同的,如何選擇千萬不能馬虎大意!
01 了解他們給予什么樣的要求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促進母乳喂養(yǎng)的十項措施》第七條:呼吁實行母嬰同室,讓母親與嬰兒一天24小時在一起。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要求貫徹“24小時母嬰同室”的觀念,母親與嬰兒每天的分離時間不超過1小時。
《母嬰保健行業(yè)服務場所通用要求》國家標準中指出:產后母嬰康復機構應貫徹“24小時母嬰同室”的觀念,母親與嬰兒每天的分離時間不超過1小時,鼓勵按需哺乳……建議一名護理師只服務一對母子。
02 兩者服務的本質性差別
服務模式
的原則性不同
一對一母嬰護理
由一位專業(yè)的護理師在同一周期內僅服務一組家庭,全身心投入在這組家庭月子護理服務,直至服務周期結束。
呼叫式護理
即“一對多集中護理”,一位護理師要同時服務幾個家庭,需要媽媽按鈴呼叫。
運營成本 天壤之別
一對一護理
人員成本:需要的護理師數量和家庭數量等同,甚至高于家庭數量,會所運營成本高。
專家團隊:護理師24小時與媽媽寶寶在一起,護士長24小時常駐會所,新生兒醫(yī)生、產科醫(yī)生、心理咨詢師每周查房。
呼叫式護理
人員成本:幾個護理師就可以運營一家月子會所,人員成本低廉。
護理師服務:護理師或育嬰師、母嬰護理師是主要照顧者。
服務品質幾乎沒有可比性
一對一護理
每位媽媽都有專屬的責任護士及護理師,護理師和會所之間簽有勞動合同,并不是所謂的上崗協議。
呼叫式護理
護理師多數是來會所實習的,一般只簽署上崗協議并沒有正規(guī)勞動合同,因此人員流動性大,寶寶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服務結果 不同服務態(tài)度結果不同
一對一護理
護理師一對一照護媽媽和寶寶,有足夠的精力培養(yǎng)寶寶好的作息習慣,貼身照護能讓媽媽了解寶寶的作息規(guī)律,讓家長回家后對寶寶的作息有預見性。
呼叫式護理
因為是呼叫式護理,媽媽和寶寶的作息時間全靠媽媽自己調節(jié),很難做到兩者作息時間同步,所以會減少媽媽母乳喂養(yǎng)的機會;寶寶好的作息習慣也很難培養(yǎng),甚至出現晝夜顛倒的情況,讓出所后的家長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