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能幫人,卻也能害人。而在育兒這件事上,老一輩的很多經驗和觀點,都是毫無科學依據,甚至是十分危險的。
談到這個問題的瞬間,很多新媽媽都有一肚子的“苦水”,畢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婆婆/媽媽。
為了家庭和睦,一些無關緊要的點可以聽取老人的建議,但是關乎孩子健康的原則性問題,還是要堅持。例如,下面這幾條“經驗之談”,就萬萬不能采信。
1 綁腿
有的地方在寶寶出生后就把下半身用單子裹得筆直,這種包裹寶寶的方式俗稱蠟燭包。老一輩人認為只有包成這樣,寶寶才不會長成羅圈腿,而且睡得安穩,不會受到驚嚇。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由于在媽媽肚子里的「造型」,都會有點 O 型腿,這是正常現象。隨著成長發育,寶寶的腿會自己變直。如果強行干擾,不僅會影響寶寶腿部的生長發育,而且緊縛感也會讓寶寶不舒服,引發哭鬧。
綁腿和腿直沒有任何關系,甚至可能會給孩子造成終身殘疾!
2 睡平頭
在我國部分地區,民間廣泛流傳著“給新生兒睡平頭”的說法。老人家說以前都是讓寶寶睡平頭好看,這使得很多新生兒一出生就要被動的接受家人給寶寶“睡平頭”的“照顧”。
所謂“睡平頭”唯一目的是讓寶寶的頭形變成扁平頭的,但是按照現代的審美來看,平頭并不會讓人覺得美觀。
而且,“睡平頭”的過程難免干擾新生兒尋求舒適體位的需求,對一個只能用哭聲表達不滿的新生命,任何強制措施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很有可能事與愿違。
3 發燒捂汗
正值換季,晝夜溫差大,孩子很容易發燒感冒。很多老一輩在寶寶發燒時都信奉“捂汗法”,會通過蓋棉被等方式將身體“捂熱”,企圖讓身體出汗,帶走熱量,企圖快點退燒。
發燒最重要的是散熱,不是加熱!捂汗治發燒純粹是無稽之談,不僅無益于病情,還會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后果
4 滿月剃胎頭
一些地方的習俗認為,新生兒胎發要剃掉,這樣重新長出的頭發才會又黑又密,否則寶寶頭發不會長,而且又黃又細。
沒有任何科學證明剃掉胎發可以讓寶寶發質變好。寶寶發質是由遺傳和營養所決定。寶寶的肌膚嬌嫩,給寶寶剃光頭的過程中,萬一不小心刮破頭皮,可能導致感染。
5 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
很多老一輩在寶寶喂養上都會有這種觀點,怕母乳喂養營養不夠。有些老人在3個月甚至更早就讓孩子吃米湯米糊等,生怕自己的寶貝孫子/孫女比別人長得慢。
嘉樂會解析:這種做法當然也是錯誤的!輔食添加的最好時期在寶寶6個月左右,而且要看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這時寶寶的喂養應該仍以母乳為主,不要以為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了。
過早添加輔食的話,容易給寶寶腸功能造成負擔,出現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情況,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