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在產褥期是極其脆弱的
除了最基本的衛生整潔、環境開闊外
仍有一些環境細節需要用心留意
這樣才能讓產后媽媽恢復得更快噢!
1 房間三大原則:舒適、干爽、清潔
由于產后媽媽的體質和抵抗力較弱,一間保溫、舒適、不潮濕的房間格外重要。陽光和坐向好的房間時候首選,夏天可以避免過熱,冬天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陽光照射,使房間溫暖。
房間的采光要明暗適中,最好有多重窗簾等遮擋物隨時調節采光。房間的通風效果也同樣需要重視,切勿接近廚房等多油煙的房間。
提前做好室內清潔消毒,產婦和寶寶在月子里幾乎整天都在居室內度過,做好清潔衛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方法。
坐月子的房間一定要在產后媽媽回家之前打干凈。可用3%的蘇打水(200~300毫升/米)濕擦或噴灑地板、家具和2米以下的墻壁,并徹底通風2小時。家具、寢具也要消毒,陽光直射5小時才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2 極易被忽略的室內溫濕度
產后媽媽回來后,一定要保持家中溫度、濕度適宜。冬天溫度要保持18~25度,濕度要保持30%~80%。夏天溫度要保持23~28°C,濕度要保持30%~60%。
建議在房內放置一個測試溫度和濕度的儀器。房間要注意通風,要根據四季氣候和媽媽的體質而定,即使是冬季,房間也要定時開窗換氣。
開窗換氣時,媽媽和寶寶可先到其他房間休息。雖然可以使用空調、電風扇,但在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電風扇不宜直吹媽媽。
3 月子期間減少親朋好友探視
休養居室的空間總是有限的,且休養需要安靜的環境,過多親戚朋友入室探望不利于媽媽的休養,也不利于寶寶的健康。
媽媽們在生產時已耗費大量的精力,需要長時間的休養恢復。且新生兒仍處于比較脆弱的階段,而外面來的親朋好友多少會攜帶一些病菌,增加產婦和寶寶感染的風險。所以最佳的探視時間應該在出月子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