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第一個月是最脆弱的時期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它是各種原因導致膽紅素在體內堆積,皮膚、鞏膜等有黃染,嚴重時可致神經受損,但絕大部分患兒可自行消退,只有少數需要治療。
那么我們的新生父母們,如何來分辨自家寶寶是自行消退的,還是需要治療的呢?
Q:什么是新生兒黃疸
A: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是指新生兒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超出了人體的代謝能力,引起體內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膚、鞏膜及其他臟器黃染,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Q:什么是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A:根據黃疸出現的時間、血清膽紅素水平和黃痘消退的時間,以往概念是將新生兒黃疽分為兩大類,即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黃疸則需要就醫。
生理性黃疸: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
病理性黃疸:多種原因導致血清膽紅素水平異常增高,包括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對膽紅素代謝障礙或膽汁排泄障礙等,需要及時干預,預防膽紅素過高導致腦損傷。
Q:需要警惕的病理性黃疸癥狀
A:Ø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
Ø血清膽紅素每日遞升>85umolL;
Ø血清總膽紅素>220 6umol/L (足月兒),>255ymo/L (早產兒);
Ø血清結合(直接) 膽紅素>34umol/L ;
Ø足月兒黃疸持續>2周,早產兒>4周;
Ø黃疸消退后再次出現;
Ø黃痘發生同時伴有難以解釋的神經系統癥狀。
Q:病理性黃疸的治療方法?
A:對于病理性黃痘,需要在光療、藥物治療等前提下,明確引起黃疽的原發病,并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目前治療新生兒非結合(間接) 膽紅素升高的主要方法,最常用的是藍光照射治療,促進非結合膽紅素排不良反應有發熱、低體溫或腹瀉、皮疹等,應注意補充液體,保證足夠的尿量排出,并監測患兒體溫。
最讓父母們心疼的一種疾病——過敏。
Q:為什么會出現過敏?
A:寶寶過敏性皮炎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觸碰性過敏皮炎,另一種則是遺傳過敏性皮炎。
1、接觸性過敏性皮炎是由于皮膚或粘膜接觸致敏物質,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纖類衣物,染發劑,化妝品等都有可能成為讓寶寶敏感的過敏原。一般情況下寶寶在接觸過敏原的幾小時或幾天內皮膚會有紅疹、又紅又腫,還有會瘙癢難耐。
2、遺傳性過敏性皮炎屬于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皮膚病,與遺傳有關。遺傳過敏性皮炎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期及成人期。而寶寶患有遺傳性過敏性皮炎一般會在出生后的三個月左右顯露出來。
Q:寶寶過敏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A:1、查找過敏原
家長要是發現孩子的皮膚有紅斑、瘙癢或其它不正常現象,都要立即帶孩子到兒科或皮膚專科看醫生,他們會給孩子做全面檢查和試驗,最后確定診斷。如果是過敏性皮炎,還會進一步尋找可能的過敏原,指導下一步治療和預防。
2、遠離過敏原
讓寶寶遠離過敏原是讓孩子盡快恢復健康的最快途徑。盡量給寶寶母乳哺育,家長還要在日常生活在讓孩子遠離過敏性皮炎,避免孩子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