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前,覺得產后抑郁離自己很遠。
它更多存在于新聞中:
你看后,覺得心疼,同情,并且震驚。但終歸覺得與自己無關。
而事實是,大部分的女性,都會在產后陷入“不開心”的狀態。
“看到什么都想哭,特別容易傷心。
“時常覺得自己被世界拋棄了。
“從醫院回到家,看到對面的樓是灰色的,都感到難過。
就連明星們也未能幸免。
媒體爆料趙麗穎在產后患上了輕度抑郁,丈夫馮紹峰接受采訪時透露,生完孩子的趙麗穎,性格變得特別敏感。
袁詠儀在節目中自曝生孩子后有長達半年的產后抑郁,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情不好。
張嘉倪說,剛生完老大時情緒特別低迷,總是有各種不滿,忍不住和丈夫吵架。……
產后抑郁不是鮮有發生,而是沒有得到重視,甚至被刻意忽視。
對女人最大的騙局,是“為母則剛”。
對女人最大的殘忍,是“為了孩子,你就忍忍吧!”
對女人最大的傷害,是“那么多人生孩子,怎么就你這么矯情?”
很多人不理解不接受產后抑郁,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一個女孩兒變成母親,需要經歷什么。
他們覺得生孩子沒什么,因為他們沒經歷過長達幾個小時的陣痛折磨。
他們覺得你哭你鬧不可理喻,因為他們沒有熬過不得不一次次醒來喂奶的漫漫長夜。
章子怡曾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提到產后的痛苦:“之前拍戲受過那么多傷,都比不上漲奶的疼。”
的確,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媽媽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她不是天生會抱孩子,天生會哄睡,天生習慣半夜起來一次又一次地喂奶……
我們總是說“偉大的母親”。
可說著說著就忘記了母親究竟偉大在哪里了。
說著說著就覺得母親天生就應該是“偉大”的。
說著說著,就忽略了今天的母親,幾個月前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女孩子。
當你對風險多一些防范,風險就會少一份發生的幾率。產后抑郁也是如此。想要防范和緩解產后抑郁,就要了解產后抑郁的原因,并“對癥下藥”。
1 生理原因
生完寶寶后,媽媽體內的雌激素黃體酮、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等會迅速下降,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
2 環境原因
中國人講究生孩子要“足不出戶靜養”,而新媽媽長期處在一個狹小封閉的空間中,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和家庭事務,非常容易心情煩躁。
3 家庭關系
孩子的降生很多時候意味著長輩和年輕父母正式產生深度交集。而兩代人坐月子觀念和育兒觀念的不一樣,非常容易引發家庭矛盾,從而造成新媽媽心情不好。
4 睡眠不足
新媽媽產后身體虛弱,加上照顧寶寶休息不好。很多媽媽生完寶寶后都無法安睡一個整覺,面對啼哭的寶寶,非常容易煩躁不安。
相應的,避免產后抑郁,就要從以上幾點防患于未然。更加專業和舒適的月子會所,成了很多家庭的選擇。在這里,新媽媽不僅能得到吃、住、養全方位的照顧,還能避免跟老人的觀念摩擦和沖突,從而順利完成向媽媽身份的轉變。
生孩子和坐月子,是一個女人一生中的重要經歷,也是一個家庭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希望每一個新媽媽都被溫柔以待,希望大家能在月子期間留下甜蜜快樂的回憶。
這個過程,需要家庭成員的理解,也需要新媽媽對自己的足夠重視和寬容。你要記得,一個快樂健康的媽媽,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你也要清楚,生孩子是件大事,你不一定要事事做好,要學會適當尋求幫助,讓產后時光變成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