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跟一個國際友人說“坐月子”,他多半一臉懵逼。
當你跟十個國際友人說“坐月子”,極有可能看到十臉懵逼
為什么?因為坐月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有傳統呀!
真要說起來,坐月子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那么問題來了:你知道中國每個階段的女人都是怎么坐月子的嗎?不知道但是很想知道對不對?請看本期的中國「月子」圖鑒。
No.1 原始社會時期
是的你沒看錯!根據考證,原始社會就可能有坐月子這一習俗了。
從文化人類學視野考察,有一種叫“產翁制”的存在。就是男子在妻子生產期間,模擬妻子“分娩”,或在妻子分娩以后裝扮成產婦臥床抱子,代替妻子“坐月子”,而真正的產婦則照例外出干活,并為臥床“坐月子”的丈夫準備飲食。在這里,模擬妻子“分娩”、代替妻子“坐月子”的產婦之夫便稱之為“產翁”或“產公”。也就是說,世界上最早坐月子的人可能是男人。
No.2 封建社會時期
我國真正關于坐月子的文字記載實際上是西漢的《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月內”,是產后必須的儀式性行為。
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這一階段,坐月子的概念也逐漸展露出來,中國大部分的傳統月子觀念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
在宋朝的醫書中曾提到:產后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子小便以酒和半盞溫服。也就是把童子尿當成產后恢復的良方。
除此之外,不下床、不洗身、不見人、不吹風等傳統也大多是這個時候留下來,并延續至今。
No.3 近現代時期
這個時期是女人坐月子最粗糙的時候,因為環境和經濟條件差,很多女人生完孩子不久就干活了。這個時期的出生率雖然很高,但是母嬰健康卻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嬰兒早夭和女人產后生病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No.4 現代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普及,傳統的月子觀念開始被質疑。“科學坐月子”也被越來越多地提及。“月子會所”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自此,延續了數千年的“在家坐月子”的傳統被打破。
月子會所環境優雅,結合中西醫學和現代科學理論,為產婦,為寶寶都提供健康舒適的康復及成長環境。
這也標志著,坐月子不再是以前傳統的“捂月子”、“熬月子”,而是“享受月子”。
這是社會和時代的進步,也是女性地位的進步,是女性生育自主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