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護理”的角度再來分析月子中心行業所擁有的模式,哪一種模式符合當下行業的發展趨勢,這個問題需要從企業自身從業人員的特點和模式選擇來決定。從“護理”模式來分析:第一、母嬰護理師一對一服務模式;第二、母嬰專護師一對一服務模式;第三、母嬰護理師集中管理服務模式;第四、母嬰專護師集中管理服務模式;第五、綜合服務模式(一對一+集中管理);不同的模式在對團隊要求和服務系統的打造有根本的區別。

母嬰護理師一對一服務模式主要采用以“月嫂”為主導的貼身服務模式,母嬰護理師主要來源于社會家政體系及技能培訓學校短期教育培養的“月嫂”,其最大的特點是母嬰護理師系統化、專業化、標準化基礎薄弱,個性化、人性化、主觀意識較強。母嬰護理師整體的素養相對不高,文化水平較低,系統理論基礎薄弱,思想格局局限,管理難度較大。但入門要求較低,起步較快,前期投入的時間較少,后期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對團隊的培養難度較大,培養周期較長,團隊穩定性較弱。
母嬰專護師一對一服務模式主要采用以“專業背景”的護理人員為主導的貼身服務模式,母嬰專護師主要來源于專業護理大專院校的學生以及醫院離崗的專業護理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體系及理論基礎,容易接受專業的知識和信息,團隊意識較強,便于統籌管理。不足之處年齡較輕,生活經驗不足,很多人還沒有生產和育兒的經驗和護理嬰兒的經驗。
以上兩種模式主要是從業人員專業背景的不同,護理模式是一樣的,都是以母嬰同室,貼身護理為主。目前在市場上“月嫂”護理模式相比“專業”人員護理模式比例為8:2,以“月嫂”護理模式為主,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專業”人員不愿意做貼身生活服務,更愿意做專業的護理工作。這種貼身性生活護理“月嫂”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接受。“月嫂”為主的生活護理加母嬰照護模式,結合“專業”護理是目前一對一母嬰模式選擇最多的運營模式。
而集中管理模式與一對一服務模式相比,母嬰照護的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具有明顯的區別。主要的優勢還是團隊管理相對于一對一服務模式要容易,更加簡單,接受新的理念和信息以及新的使用工具更加容易。集中管理模式對產婦的專業護理大部分企業是一對多模式,對產婦和嬰兒的生活護理也是一對多模式。在集中管理模式當中,使用“專業”護理人員擔任護理師的企業與使用“月嫂”擔任護理師的企業在目前市場上比例的占比為:6:4;也就是說目前有一部分企業利用“月嫂”在做集中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市場上這種具有“專業”背景的人不愿意到企業來,特別是三線、四線甚至五線城市更為明顯,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