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到成為一位母親,著實是件相當不易的事,選擇坐月子的方式因人而異。
吳叔叔/吳阿姨:“我們都有帶娃經驗,考慮到家里比外面方便自由,照顧月子又不難,所以閨女生完寶寶之后我們就接回家坐月子。”

但在家坐了一個禮拜月子后,老兩口堅持不住將女兒Lily送進了月子中心。這一個禮拜他們到底遇到了什么難題呢?
寶寶沒日沒夜哭鬧,家里人白天晚上都睡不好;
新媽咪產后種種不適,寶寶哭,她也跟著哭;
老倆口圍著寶寶轉,月子餐沒有特殊對待,常常是他倆吃什么,新媽咪就吃什么;
吳阿姨這邊洗著菜,那邊寶寶哭了,餓了?尿了?吳叔叔一臉迷茫;
幾次紙尿褲換下來,寶寶屁屁上紅紅的,吳叔叔吳阿姨不知道怎么處理,只能看著干著急;
新媽咪情況特殊,不易親喂,只能靠吸奶器將奶水吸出,一晚上折騰三四回,往往奶水還沒吸完,寶寶已經餓得大哭……
一邊要照顧產后不適的女兒Lily,一邊要“伺候”狀況百出的新生寶寶,24小時輪軸轉讓吳叔叔和吳阿姨精疲力盡。
看著父母遭罪,Lily也倍感心疼,一家人最終決定去月子中心。
吳叔叔/吳阿姨分享女兒的月子經歷
既然決定“轉戰”月子中心,吳叔叔立即行動,當天下午便來到月子中心參觀。
專人專職新媽咪舒適 家人省心
吳阿姨笑說:“現在都講究科學坐月子,一個月子餐還分什么階段,不能馬上進補,我們都搞不懂,我坐月子那會兒沒那么多講究……”
呵護母嬰無小事,從月子餐到產婦和寶寶的護理,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大量科學知識和經驗支持,家里人操作起來有難度,因為精力有限,也無法面面俱到。
“我們想過請月嫂,但問題很多。比如月嫂只負責帶寶寶,家里還要勻出一個人,照顧媽媽、買菜做飯……而且月嫂資質參差不齊、不專業,我們照樣不放心。
兩相一對比,最后決定來月子中心。這里工作人員周到專業,日常有新生兒科、產科、盆底、乳腺科醫生巡房,如遇寶寶喂養不順利,新生兒科和乳腺科醫生會積極指導,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還會“傳授”我們母嬰護理技巧。一般寶寶洗澡、臍部護理是由樓層護理做的,她們手法技巧都是專業的。寶寶每周一次游泳撫觸,護理每次都會給寶寶量身高、體重、頭圍,測完一一做記錄。每一件事情都有專人負責,每一項工作都有據可依,我們真的特別踏實。”
最后吳阿姨感慨到:“在家照顧一禮拜月子,才知道根本沒我們想的那么簡單。來了優艾貝之后,我和她爸爸輕松了很多。閨女月子坐得好,我還把這里推薦給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