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和張晉算是娛樂圈恩愛夫妻的標桿了。最近,蔡少芬分享的一張張晉半夜起來喂奶的照片,再次榮登熱搜。
凌晨2:52,昏黃的夜燈,一個爸爸在喂奶。
但沒想到的是,這個治愈的瞬間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有人說:“這不是應該的嗎?有什么值得贊揚的?”
也有人說:“很多爸爸都覺得這是媽媽該做的事,多多宣傳讓爸爸們提升責任感沒什么不好。”
雖然我們一直說男女平等,但是在家庭事務,尤其是帶孩子這件事上,男女好像從未實現過真正的平等。媽媽帶孩子就是天經地義本性使然,爸爸帶娃就難得一見舉家歡慶。
那么,像蔡少芬這種宣揚就是不對的嗎?當然不是,從個人而言,她是在表達一個妻子的贊美和知足。對社會來說,這也是為提倡爸爸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有人說,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當媽媽最辛苦的。尤其是剖腹產的母親,需要恢復體力,刀口也會作痛,需要得到照顧和靜養。
如果說由于生理使然,懷孕和生孩子必須由女性承擔。而有很多事情,作為一個丈夫、爸爸,男人是可以代勞的。
比如喂奶、換紙尿褲、哄孩子睡覺,實操幾次就可以非常熟練地完成。如果覺得累,那為什么沒想過妻子也會累呢?
究其原因,即便大多數女性已經和男性一樣承擔工作,賺錢養家,但是社會觀念中,依然覺得帶孩子這種“瑣碎事”應該由女人來承擔。很多男人把生孩子當成是必須要做的事,但是養孩子嘛,好像跟他沒什么關系。
孩子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不該成為婚姻生活中第三者,更不該成為女人自己的負擔。
好在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爸爸認識到了這一點,會主動體諒妻子的辛苦,主動參與照顧家庭的事務中去。
傳統的大男子主義認為,男人關心妻子和參與家務是缺乏“男子氣概”的表現,沒有面子。可到了現在,這些都已經成為公認的美好品質,也是一個男人身上最值得自豪的標簽。
黃磊空閑了就會在家研究美食,也會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在他身上,“好丈夫”“好爸爸”的身份,絲毫不亞于 “好演員”
越來越多的男性公眾人物,也樂于在社交網站上分享自己帶娃、做飯的日常。有趣且有愛。以前人們總是說,一個家里有沒有溫度,主要在于家里的女主人是否溫柔。而這個邏輯還有一個前提:當這個女人的男人足夠體貼和有責任感時,女人才會越來越溫柔,家也才會越來越有愛。
女人不是自動發電廠,沒法不吸收溫暖的情況下,持續產出能量。
有愛才有家。而愛就是沉重的,因為它伴隨著責任、付出。一味地索取和享受,不是愛,是自私。